公司注册资本很好理解,就是股东在成立公司时,填在营业执照上的那个金额。简单点说,就是股东告诉未来的客户和供应商,我准备给这个公司投入这么多钱。
公司资本公积与注册资本区别是什么?公司资本公积与注册资本区别是什么?
不过,现在从实缴制变成认缴制,股东在成立之初,实际缴纳的钱可能不是营业执照上注册资本那个数额。
再说资本公司。
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,有三个报表项目是非常有意思的:实收资本(或股本)、资本公积、盈余公积。
其中,实收资本跟注册资本息息相关,是股东实际缴纳的注册资本金。是的,前面说了,现在是认缴制,股东可以填100万的注册资金,但先只实际交50万。那么,在公司的账面上,实收资本就是5万。
所以,实收资本顾名思义,就是公司实际收到的股东的出资。
资本公积,通俗一点说,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因为与企业常规经营无关的事项而带来的所有者权益增加。比如,接受捐赠,后加入的投资者带来的股本溢价,或者资产重估增值等。
举个例子,公司开始成立的时候,注册资本只有100万,甲、乙两个股东每人交50万。现在,有第三个人丙先生想要加入,他想占20%的股权,原来两人的股权分为变为40%。
如果是按照成立之初的比例,那丙应该投25万,可是,原来的股东说,公司最难的时候,你没来现在公司好了你要来,哪有那么好的事。要入股可以,你得多掏钱,本来是25万,你现在得给40万。
最后财务的账怎么做呢? 40万中的25万入注册资本,多交的15万就进到资本公积。
这就是资本公积的由来。
当然,实际的账务处理中,资本公司核算的内容远比这个案例复杂。
以上就是注册资本和资本公积一些概念的介绍。我觉得楼上有位朋友@西天蜗牛总结得特别精辟:注册资金是法律概念,实收资本是会计概念。不过两者之间也有一些联系。
至于区别,从财税角度有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:资本公积转增资本,要缴纳个人所得税。是的,就是这样,你怎么说都行,但就是得交税。
有位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:一家工商个体户的老板,想把个体户转成公司。在办理变更的时候,听信代理机构的建议,说注册资本可以少一点,于是就把大量的资产划到了资本公积上。然后,然后他就悲剧了。。。